四渡河特大桥地处湖北宜昌与恩施交界处,坐落于鄂西武陵崇山峻岭中。大桥东接宜昌,西连恩施,在沪蓉西高速公路(现称沪渝高速公路)中列属第16标段,是全线的关键控制项目之一 。沪渝高速公路湖北段处于云贵高原东北部的鄂西高原,山高坡陡,地形起伏频繁,修建难度极大。长江在高速公路北侧约50公里处流过,形成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南侧则是被称为“中国最难修铁路”的宜万铁路。
四渡河为清江北岸二级支流,暴涨暴落,流量变化大,为常年性河流,但洪水对桥位无影响 。桥址区位于构造溶蚀峰丛峡谷地貌单元,四渡河峡谷深切,两岸地形陡峻,悬崖矗立,高差约500米,河谷宽20~30米 。宜昌岸的坡度为40°~70°,恩施岸坡度在75°~90°之间 。峡谷两岸岩体裂隙不发育,岩性坚硬,整体稳定性及持力层条件较好 。
大桥所跨越的峡谷宽度达600米,谷内人迹罕至,飞鸟难渡,不适合设立桥墩,因此要求主跨采用较大的跨径。经综合考虑,桥梁采用900米单跨双铰钢桁梁悬索桥方案 。
四渡河特大桥的跨径布置为900米+5×40米。主跨采用跨度为900米的钢桁架悬索桥,恩施岸的引桥采用5孔跨径为40米的T梁,先简支后连续。两岸索塔为门架式 。恩施岸索塔高118.2米,宜昌岸索塔高113.6米。
大桥的宜昌岸地形险峻,桥与公路隧道直接连接。宜昌岸为隧道式锚碇,分布隧道两侧,利用锚体围岩抵抗巨大的缆索拉力。恩施岸为普通的重力式锚碇 。
主缆采用预制平行钢丝索股,理论主跨径900米,矢跨比1:10。主缆两根,每根主缆由127股,每股127丝镀锌高强度钢丝组成,每股钢丝的直径为5.1毫米 。
加劲梁采用华伦式钢桁梁,桁高6.5米,桁宽26.0米。全桥共分71个节段组拼安装,节段吊装长度12.8米,最大吊装重量91.6吨 。
四渡河特大桥地处湖北宜昌与恩施交界处,坐落于鄂西武陵崇山峻岭中。大桥东接宜昌,西连恩施,在沪蓉西高速公路(现称沪渝高速公路)中列属第16标段,是全线的关键控制项目之一 。沪渝高速公路湖北段处于云贵高原东北部的鄂西高原,山高坡陡,地形起伏频繁,修建难度极大。长江在高速公路北侧约50公里处流过,形成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南侧则是被称为“中国最难修铁路”的宜万铁路。
四渡河为清江北岸二级支流,暴涨暴落,流量变化大,为常年性河流,但洪水对桥位无影响 。桥址区位于构造溶蚀峰丛峡谷地貌单元,四渡河峡谷深切,两岸地形陡峻,悬崖矗立,高差约500米,河谷宽20~30米 。宜昌岸的坡度为40°~70°,恩施岸坡度在75°~90°之间 。峡谷两岸岩体裂隙不发育,岩性坚硬,整体稳定性及持力层条件较好 。
大桥所跨越的峡谷宽度达600米,谷内人迹罕至,飞鸟难渡,不适合设立桥墩,因此要求主跨采用较大的跨径。经综合考虑,桥梁采用900米单跨双铰钢桁梁悬索桥方案 。
四渡河特大桥的跨径布置为900米+5×40米。主跨采用跨度为900米的钢桁架悬索桥,恩施岸的引桥采用5孔跨径为40米的T梁,先简支后连续。两岸索塔为门架式 。恩施岸索塔高118.2米,宜昌岸索塔高113.6米。
大桥的宜昌岸地形险峻,桥与公路隧道直接连接。宜昌岸为隧道式锚碇,分布隧道两侧,利用锚体围岩抵抗巨大的缆索拉力。恩施岸为普通的重力式锚碇 。
主缆采用预制平行钢丝索股,理论主跨径900米,矢跨比1:10。主缆两根,每根主缆由127股,每股127丝镀锌高强度钢丝组成,每股钢丝的直径为5.1毫米 。
加劲梁采用华伦式钢桁梁,桁高6.5米,桁宽26.0米。全桥共分71个节段组拼安装,节段吊装长度12.8米,最大吊装重量91.6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