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一刚,1932年9月3日出生于安徽合肥,建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天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名誉院长 。
1950年彭一刚考入北方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建筑系;1952年随校调整到北京铁道学院,再调整入天津大学土木建筑系;1953年从天津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担任教授、博士生导师;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3年获得第二届梁思成建筑奖 。
彭一刚长期从事建筑美学及建筑创作理论研究。
1932年9月,彭一刚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 。抗日战争时期随家庭迁居于当时的安徽省会立煌县(解放后改名金寨县),并在那里开始了他的启蒙小学教育。
1943年,彭一刚毕业于高琦小学 ,同年考入私立中正初级中学。
1945年,彭一刚随学校返归合肥。
1947年,彭一刚从初中毕业后,考入合肥中学高中部(1952年改名为合肥市第一中学)。
1950年,彭一刚高中毕业后,考入北方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1972年更名为西南交通大学) 。
1952年,彭一刚随唐山工学院建筑系先调整到北京铁道学院(2003年更名为北京交通大学),之后再次调整入天津大学土木建筑系建筑学专业。
1953年,彭一刚从天津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担任教授(1983年晋升)、博士研究生导师(1986年评定)。
1985年,彭一刚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四届学科评议组建筑学学科召集人。
1989年,彭一刚的名字被美国 ABI(Ameriran Biographical Institute)收入世界名人录。
1995年10月,彭一刚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科研综述
彭一刚在建筑美学方面,从古典建筑构图到现代建筑空间组合规律以至当代西方建筑审美变异等,都作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工作。在研究西方建筑理论的同时,还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特别是古代造园艺术及民居、聚落等的形态、景观,运用当代空间理论及艺术心理学等科学方法进行分析研究。这些研究既渗透了古今中外的哲学、美学思想,又紧密联系中国当前的建筑创作实践[ 。
学术论著
截至2011年9月,彭一刚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撰写专著6部,先后获得首届全国优秀建筑图书一等奖,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和北方十省市科技图书一等奖 。
1956年,24岁的彭一刚在《建筑学报》发表学术论文 《适合于中国南方地区的小面积住宅方案探讨》,嗣后又陆续发表《螺旋发展与风格渐近》、《空间、体形与建筑形式的周期性演变》等学术论文,这些论文都具有他自己独特的见解和风格。
1978年,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了彭一刚的第一部专著《建筑绘画基本知识》,后经增补更名为《建筑空间组合论》,这部书以其系统性和知识性见长。
1986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了他的第三部学术专著《中国古典园林分析》,该书用现代的空间理论和观念对中国古代造园艺术的成就作了分析 。
出版著作
出版日期 | 名称 | 作者 | 出版社 |
---|---|---|---|
2018.06 | 《传统村镇聚落景观分析 第2版》 | 彭一刚 |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2018.05 | 《画意中的建筑 彭一刚手绘建筑表现图集》 | 彭一刚著 |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2015.06 | 《学术生涯之外的老有所乐》 | 彭一刚著 |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2014.11 | 《传统·现代·融合 彭一刚建筑设计作品集》 | 彭一刚著 |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2014.10 | 《画意中的建筑 彭一刚建筑表现图选集》 | 彭一刚著 |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2012.12 | 《往事杂忆》 | 彭一刚著 |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2010.04 | 《彭一刚文集》 | 彭一刚著 |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2010.04 | 《建筑绘画及表现图 第2版》 | 彭一刚 |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2009.01 | 《建筑师笔下的人物素描》 | 彭一刚绘 |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2008.10 | 《中国古典园林分析》 | 彭一刚 |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2008.06 | 《建筑空间组合论 第3版》 | 彭一刚著 |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2005.08 | 《中国古典园林分析》 | 彭一刚 |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2004.09 | 《建筑空间组合论 第2版》 | 彭一刚 |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2000.07 | 《感悟与探寻 1994-1999 建筑创作·绘画·论文集》 | 彭一刚著 |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
1999.03 | 《建筑绘画及表现图 第2版》 | 彭一刚编著 |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1998.10 | 《建筑空间组合论 第2版》 | 彭一刚著 |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1994.09 | 《创意与表现》 | 彭一刚著 | 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94.06 | 《传统村镇聚落景观分析》 | 彭一刚著 |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1992.12 | 《传统村镇聚落景观分析》 | 彭一刚著 |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1991.05 | 《村镇聚落的景观分析》 | 彭一刚著 | 地景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出版部 |
1987.05 | 《建筑绘画及表现图》 | 彭一刚编著 |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1986.12 | 《中国古典园林分析》 | 彭一刚著 |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1983.09 | 《建筑空间组合论》 | 彭一刚著 |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设计作品
截至2011年9月,彭一刚设计的主要建筑有天津大学建筑馆、王学仲艺术研究所、天津水上公园熊猫馆、山东省平度市公园、山东省威海市刘公岛甲午海战纪念馆、伦敦中国城等等。
建筑设计作品
作品名称 | 所在地址 |
---|---|
刘公岛甲午战争纪念遗址及博物馆 | 山东省威海市威海湾内 |
天津大学建筑馆 | 天津市 |
天津大学王学仲艺术研究所 |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 |
天津水上公园熊猫馆 | 天津市 |
山东省平度公园 | 山东省 |
伦敦中国城 |
科研成果奖励
截至2011年9月,彭一刚先后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其中刘公岛甲午海战纪念馆获国家教委优秀建筑一等奖,建设部优秀建筑二等奖,全国优秀建筑铜奖。